汕头新升级改造的中山东路人行步道绿意葱茏,自然通透,成了一处亮丽的生态景观带。在项目改造过程中,汕头市住建部门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巧妙地通过布置植草沟、下凹绿地、鹅卵石排水沟、碎石盲排道等做法,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增大区域排水效率,减轻周边排水管网的压力。
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景观水池等共同构成了雨水滞留、净化和调蓄利用的海绵系统。(摄影:林鹏)
近年来,汕头市不断探索完善城乡排水防涝体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引入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摸索建设具有汕头特色的海绵城市——通过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会呼吸”、更绿色生态的城市,减少排水管网的压力,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为何汕头要建设海绵城市呢?据汕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汕头市海绵办”)工作人员介绍,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天然河流被阻断,转而由下水道所替代,一旦地下管道能力不足、被堵塞,容易造成涝水外溢;受潮位顶托,城市涝水无法顺利排入江海河流,加剧内涝;加之城市下垫面过度硬化,减少了雨水下渗,降雨时短时间内便会形成大量地表径流,增加了排水压力,极易引发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建设,就是构建从“源头—过程—末端”的体系,系统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源头减排方面,通过增加“海绵体”,充分利用自然下垫面的滞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的产生并净化初雨污染,达到控制地表径流的目的。
因此,汕头市明确提出,通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全力打造“水韵山灵新汕头”,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粤东水网城市的海绵建设示范典型。
汕头充分发挥城市“海绵体”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减轻城市的排涝压力。(摄影:林鹏)
在10月9日举行的研究解决城乡内涝问题市委书记专题会议上,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要求,把城市内涝治理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2021年6月初,汕头市成功申报成为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仅20个城市入选),建设示范期为3年。早在2018年,汕头市编制完成了《汕头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提出以解决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为导向,以雨水综合管理为核心,到2030年实现80%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据汕头市海绵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建设海绵城市,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除了缓解排水系统压力,还能减少水体污染,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如今很多城市普遍存在“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尽可能地将雨水留下来,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调蓄实现雨水回收利用,有效弥补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从而实现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我修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但高强度的城市化发展、大量的硬化建设,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导致生态脆弱、易发洪涝、水资源缺乏。“建设海绵城市是汕头市系统缓解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实施路径。”相关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为契机,汕头在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内涝治理、老旧小区改造、道路设施升级改造等工作中,积极践行“+海绵”理念,逐步探索适合汕头实际、体现汕头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道路。(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