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中心>沪望新闻
让城市融入自然 ——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落地见效综述

自古以来,人择水而居,城临水而建、因水而兴。

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中,水是一个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如何解决城市“缺水内涝水脏”的难题?我国给出的答案是——建设海绵城市。

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此,海绵城市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自2015年起,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先后支持开展了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3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如今,全国90个试点示范城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转变过度依赖工程措施排水、治污的思路,更多运用生态措施提升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灾害,消除了易涝积水点和黑臭水体。纵观近十年的历程,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内涝缓解了,环境变美了,群众点赞了。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换句话说,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记者从财政部经建司了解到,2015—2019年,财政部会同住建部、水利部分两批在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为目标,探索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径和“渗、滞、蓄、净、用、排”等具体措施。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0个试点城市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相关试点城市在应对区域性暴雨、强台风中,有效避免了大面积内涝现象;城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城市品质和功能明显提升,绿地及滨水空间得到扩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从长远来看,海绵城市不仅能够治污蓄水,还可以构建良性的生态运行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有鉴于此,自2021年起,财政部会同住建部、水利部启动了新一轮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更加注重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以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改善城市水环境为重点,在城市全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目前已遴选了2批45个示范城市。

据介绍,示范城市通过建章立制,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通过立法,将海绵城市建设全域化、系统化深入推进,避免“运动式”实施;通过建立标准,将海绵城市建设具体要求落实到建筑、绿地、管网建设、河道治理等各类相关工程建设当中。一些示范城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价值品位提升、业态完善、经济转型发展等有机结合,激发了城市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治理城市内涝、消除黑臭水体、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在试点示范城市带动下,全国有10省(自治区)在48个市(县)开展了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全部编制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420多个城市建成了数万个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缓解城市内涝、建立健康城市水循环、助力城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这个意义上说,打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之城,才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最终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以海绵城市理念,多措并举助推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政府责任。试点示范城市均成立由市委书记或市长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层层传导压力。一些城市增设海绵城市建设专职机构,在人员、经费、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一些示范城市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法规制度。有立法权的示范城市启动海绵城市相关立法工作,部分示范城市以政府令形式颁布《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并且在进行相关立法、修法时,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一些示范城市通过制定政策、办法,优化海绵城市全过程管控制度体系。

三是创新运作模式。一些试点示范城市统筹城市建设相关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低利率、长期限优惠信贷政策。一些城市结合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探索解决融资难题。一些试点示范城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筑巢引凤”的重要手段,修复生态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提升业态,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周边的商业、服务、旅游、休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四是系统实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制定了试点示范城市系统化实施方案,整体谋划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统筹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多重目标,从建筑、道路、绿地、排水管网、水系等各类项目入手,由以往给排水单专业作战变为城市规划、建筑、道路、园林、给排水等多专业共同参与、统筹实施。

五是培育产业链条。利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契机,引导各地培育海绵经济,打造全链条海绵产业集群,助力绿色发展。一些示范城市培养了本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人才,推动传统规划设计企业转型发展;一些城市推动本地材料装备制造、工程施工企业扩大海绵城市所需的工程设备、透水材料生产,产品远销省内外;一些城市推动产学研链条式发展,建立本地研发中心,持续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六是加强公众参与。试点示范城市注重群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谋划时问计于民,实施时请群众监督,建成后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依据,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变“群众被动接受”为“群众主动参与”。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解决内涝积水问题的同时,统筹推进水电热力管线改造、小区环境景观提升、停车位增建等工作,获得群众普遍支持,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

久久为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就在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结束时,2021年7月20日,一场持续降雨侵袭河南省郑州市。7月21日至22日,48小时降水量达到534毫米,周边河流量超过设防标准,河水全线漫溢,市区局部受淹,海绵城市建设遭遇试点以来最大考验。

和郑州一样,由于试点面积有限、降雨超限等诸多原因,部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第一批试点3年的建设中依然面临内涝考验。

业内人士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向深入,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必须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变以往向自然过度索取、过度开发的模式,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将城市看成一个有机生命躯体,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营造“天人合一”的城市,让干净的水成为资源、污染的水得到净化、过多的水不成为灾害。

——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改变城市建设分散实施、单兵作战的方式,在城市建设中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还给城市“绿水青山”,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带动城市品质和价值提升,既获得环境效益又获得经济效益,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让城市显山露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摈弃开山造地、填湖填河等破坏生态的传统模式,改变以往重建设轻治理、重发展轻保护、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理念、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式,先保护生态本底、再进行开发建设,最大限度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本底的影响。

——必须坚持在城市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粗放发展方式,以水定城,把城市建设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要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既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又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吐纳”,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建设高品质的现代都市,才能把良好生态环境打造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实现美丽宜居、幸福栖居。(来源:中国财经报网)

<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