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现象并不鲜见。日前,应急管理部发布7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数据显示,受多轮强降雨影响,7月份全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洪涝灾害。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
如何减少城市内涝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近年来,河南、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相继推出一批海绵城市示范区试点项目。海绵城市建设以来,城市防灾减灾取得了哪些成效?在今年汛期,一些海绵城市试点已经交出了答卷。
实现城市内涝和雨洪管理
经历了一场171毫米的暴雨后,江苏连云港开发区的排淡河湖滨公园恢复如初,又迎来不少散步游玩的市民。
连云港开发区建在临海的万亩盐滩上,地势较低,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淤泥层厚,雨季极易积水。但在近期的强降雨期间,不管是城市道路、景观绿地还是居民小区都未产生明显积水,越来越多的市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告诉记者,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的生动描述,也是一种雨洪管理和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通过“渗、蓄、净、用、排”等关键技术,海绵城市能够实现城市内涝和雨洪管理。同时,还能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公园绿地建设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综合目标。
排淡河湖滨公园正是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在设计施工中,结合竖向地形,通过凹凸有致的地形处理,科学设置雨水花园、植草沟,辅以透水铺装。“在下雨时,雨水不会在地表停留,而是迅速透过地表,层层下渗,进入雨水收集系统。”连云港市开发区住建局副局长刘海龙介绍说,海绵城市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强降雨时城市管网的抽排压力,起到较好的错峰、缓释、渗透、蓄存功效。
推进城市防灾减灾
面对城市内涝困境,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解题思路。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镇江、迁安、厦门、武汉等16城市成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在今年的梅雨期,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湖北武汉青山区已经经受了十几轮强降雨的考验。“以倒口湖公园为例,雨水流入公园,再进入二级箱涵,最后汇入市政管网,海绵的概念就是要打一个时间差。”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永明说。
多年来,湖北武汉青山区倒口湖一直是武汉长江干堤防汛险点之一,经过改造,青山区倒口湖公园绿化面积达到78%,雨水落下后直接渗透至泥土中,路面不会积水,大大降低了周边社区渍水风险。
山东青岛自2016年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共消除历史积水点40处,试点成效显著。青岛市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平台的实时监控数据显示,在布设监测设备的25平方公里试点区内,雨水总体径流控制率为81.88%。在海绵城市改造后,超八成的降雨可以就地被“海绵”吸住。
海绵城市建设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的同时,可以使城市增强防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损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减轻了城市排水压力和城市内涝损失程度,起到了一定的防灾减灾效果。
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
在武汉、连云港、青岛等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已经逐渐显现。然而,面对夏季强降雨,仍有不少试点城市出现了内涝现象。
“这种现象要综合看待,夏季强降雨不仅考验着海绵城市蓄水的能力,也对城市外排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戴慎志指出,“有的城市外围水位很高,面对强降雨,城区内水位难以排出去,这也是许多城市出现内涝的原因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考验着城市综合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力。当前,海绵城市怎么建,如何应对建设难点,仍是急需解决的困境。
俞孔坚指出,有的项目把海绵城市片面理解为工程措施的应用,这是对海绵城市的误解,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对海绵城市本身的不同认识导致当前试点的效果有所差异。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还需因地制宜。戴慎志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不能套用一种模式,应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状况,制定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例如有的城市硬质地面多,雨水难以渗透,或者有的城市地下水位较高,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此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做好城市规划建设,也要考虑到水系的安排调度问题,通过区域综合调水、河流水利治理等综合手段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来源:光明日报)